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成品油出口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12:08:09   浏览:89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成品油出口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成品油出口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2]5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近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来函,反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成品油出口予以退税的通知》(国税函〔2001〕372号,简称“372号”)下发后,因其体制改革的问题,造成“372号”文件执行比较困难,要求对2001年下半年出口的成品油,继续比照改制前的出口退税办法办理退税。经研究,考虑到石油、石化行业改制的实际情况,为减轻企业资金占用,总局同意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下半年出口的成品油,继续比照改制前的出口退税办法办理退税。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二年六月七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承包海洋石油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的外国公司办理税务登记及申报纳税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承包海洋石油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的外国公司办理税务登记及申报纳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1985]45号

1985-02-06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洋石油税务局天津、上海、广州、湛江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施行细则及其他税法的有关规定,对在华承包海洋石油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的外国公司(以下简称承包者),办理税务登记和申报纳税的一些问题,规定如下:
  一、承包者应当按照“关于外国企业开业、停业税务登记暂行规定”向当地海洋石油税务分局办理税务登记。但短期经营的承包者,其承包期限不满30天的,应当在开业(作业)和停业之前办理税务登记。
  二、承包海洋石油工程作业及提供劳务取得收入应缴纳的所得税,根据我部(83)财税字第149号的暂行规定,由承包者提出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核实应税所得额征收。但对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税所得额的,经海洋石油税务分局确定,可核定其利润率,(暂按其承包收入总额的10%)计算应纳税的所得额缴纳所得税。企业采取哪种计税方法一经确定,在该纳税年度内不再改变。
  三、按实际利润额交纳所得税的承包者,应向海洋石油税务分局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在一个纳税年度里,经营不满1年的承包者应在经营结束后45天内报送所得税申报表和在华经营的会计决算报告,办理税款的清结手续。
  报送年度的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时,应附送在华登记的注册会计师的查帐报告。
  支付给总机构同本工程生产经营有关的合理的管理费,以及支付给总机构直接提供服务的费用,应当提供总机构的证明文件和单据凭证,并附有注册会计师签证的会计报告,报海洋石油税务分局审核。
  四、承包者在华设有管理机构的,如果承包海洋石油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项目在两个以上,其收入应合并计算缴纳所得税,由承包者在华的管理机构向其所在地海洋石油税务分局汇总缴纳。在汇总缴纳地以外地区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项目的收入及其费用,应报送当地海洋石油税务分局审核。
  承包者按核定利润率计算所得额缴纳所得税的,先在作业或劳务地点纳税,年终或最后一个项目结束时,由其在华管理机构向所在地海洋石油税务分局汇算清缴;没有设立机构的,向最后作业或劳务项目所在地海洋石油税务分局汇算清缴。工商统一税在各承包项目所在地海洋石油税务分局缴纳。
  五、承包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逾期不缴的,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之日起,按税法的规定加收滞纳金。
  六、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的委托方应在承包合同签订后15天内,将承包者单位名称、承包项目、金额、合同期限、作业地点及负责人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书面报告当地海洋石油税务分局,并通知承包者遵照税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和申报纳税。如果委托方没有报告上述事项,承包者又未缴纳税款的,委托方应负责缴纳该承包者的应纳而未纳的税款。
  七、各海洋石油税务分局应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和检查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
  八、本通知系根据海洋石油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的外国承包者的情况制定,适用于海洋石油税务局管辖的外国承包者及海上和陆上兼营的外国承包者。
  九、本通知从文到之日起执行。



国际贸易惯例的最新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乔荣贞

文章来源《国际经贸消息》2000-01-04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是国际商会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于1936年制订的,命名为《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1936》)。随后,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和1990年进行过多次修订和补充,其中,1990年国际商会为使贸易术语能适应日益广泛使用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和不断革新的运输技术变化的需要对该通则作了全面的修订。

为使贸易术语更进一步适应世界上无关税区的发展、交易中使用电子讯息的增多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国际商会再次对《通则》进行修订,并于1999年9月公布《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 2000》(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2000年通则》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2000年通则》的适用范围:

《2000年通则》明确了适用范围,该《通则》只限于销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与交货有关的事项。其货物是指"有形的"货物,不包括"无形的"货物,如电脑软件等。《通则》只涉及与交货有关的事项,如,货物的进口和出口清关,货物的包装,买方受领货物的义务、以及提供履行各项义务的凭证等,不涉及货物所有权和其它产权的转移、违约、违约行为的后果以及某些情况的免责等。有关违约的后果或负责事项,可通过销售合同中其它条款和适用的法律来解决。

《2000年通则》指出,该《通则》是一套国际商业术语,适用跨国境的货物销售,也可用于国内市场的货物销售合同,在此情况下,通则中有关术语的A2,B2条款及任何与进出口有关条款的规定则无作用。该《通则》还明确,如合同的当事人在签订销售合同时,表示按《通则》规定办理,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应在合同中明确使用的版本,即应在合同中规定:按《2000年通则》的规定办理。

《2000年通则》的主要变化

《2000年通则》与《1990年通则》相比变化不大。《2000年通则》仍采用《1990年通则》的结构,共有13种贸易术语,分为4个基本不同类型。第一组为"E组"(EXW);第二组为"F组"(DAF、FAS、FOB);第三组为"C组"(CFR、CIF、CPT和CIP);第四组为"D组"(DAF、DES、DEQ、DDU和DDP)。与《1990年通则》相同,在《2000年通则》中,13种术语项下买卖双方的义务均采用10个项目列出,但不采用原来卖方和买方的义务分别列出的规定,而是采用买卖双方义务合在同一标题下,即在卖方义务的每一个项目中"对应"买方在同一项目中的义务,这种规定使术语查阅更加方便,一目了然。

《2000年通则》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实质性的变更:

1.在FAS和DEQ术语下,办理清关手续和交纳关税的义务

《2000年通则》指出,清关手续由所在国的一方或其他代表办理,通常是可取的。因此,出口商应办理出口清关手续,进口商应办理进口清关手续。而《1990年通则》中的FAS术语要求买方办理货物的出口清关手续,DEQ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的进口清关手续,这种办理进出口清关手续的规定与上述原则不一致。因此,《2000年通则》中的FAS和DEQ术语将办理出口和进口清关手续的义务分别改变为由卖方或买方办理。这种改变更为合理、办理更加方便。而表示卖方承担最小和最大义务的EXW和DDP两种术语未做改动,EXW术语仍规定由买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义务,DDP术语的字面含义为完税交货(Delivered Duty Paid),采用该术语即表示由卖方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并交纳全部相关费用。

在《2000年通则》中明确了"清关"的概念,"清关"是指无论何时,当卖方或买方承担将货物通过出口国或进口国海关时,不仅包括交纳关税或其它费用,而且还包括履行一切与货物通过海关办理有关的行政事务的手续以及向当局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交纳相关费用。该《通则》还指出,现在有些地区,如欧盟内部或其它自由贸易区规定,对进出口货物不必办理报关手续,并全部或部分免征关税。为此,《通则》在相关的A2和B2(许可证、其它许可和手续)以及A6和B6(费用划分)条款都加入"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where applicable)"的用语,据此,明确了对这些无关税区的进出口货物,在无需办理海关手续的情况下,即可免除买卖双方办理进、出口清关手续,交纳有关的关税、捐款和其它费用的义务。

2.在FCA术语下,装货与卸货的义务

《2000年通则》中的FCA术语删去了有关运输方式的区别以及集装箱货和非集装箱货的区别,规定FCA术语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通则》并指出,FCA术语卖方对交货地点的选择,会影响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如卖方在其货物所在地交货,卖方应负责装货,如卖方在任何其它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即当货物在卖方运输工具上,尚未卸货,而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或卖方选定的承运人或其它人支配,交货即算完成。

此外,《2000年通则》还对"承运人"的含义作了解释,"承运人"是指在运输合同中,通过铁路、公路、空运、海运、内河运输或上述运输的联合方式承担履行运输或承担办理运输业务的任何人。可见,FCA术语适用的范围很广,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0年通则》中的贸易术语

在《2000年通则》中,根据卖方承担义务的不同,将13种贸易术语划分为下列四组:

E组(启运):

本组仅包括EXW(工厂交货)一种贸易术语。

当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它指定的地点(如工厂、工场或仓库等)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卖方不负责办理货物出口的清关手续或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EXW术语是卖方承担责任最小的术语。

F组(主要运费未付):

本组包括FCA(货交承运人)、FAS(装运港船边交货)和FOB(装运港船上交货)三种贸易术语。在采用装运地或装运港交货条件成交而主要运费未付的情况下,即要求卖方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时,应采用F组术语。

按F组术语签订的销售合同是属于装运合同。 在F组术语中,FOB术语的风险划分为C组中的CFR和CIF术语是相同的,均以装运港船舷为界。"船舷为界"是一种历史遗留的规则,由于其界限分明,易于理解与接受,故一直在沿用。但随着运输技术的变化,在使用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和滚装运输方式时,再使用以"船舷为界"已没有实际意义。对此问题过去曾引起国际贸易的有关人士多次争议,建议取消这种不切实际的规定。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规定已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们所深知,坚持要保留这种传统的规定。对此,《2000年通则》采取了折衷的规定,即对以"船舷为界"的规定未做改动。对FOB、CFR和CIF术语仍规定买卖双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以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超过船舷为界。但同时又规定,如合同当事人无意采用越过船舷交货,可相应的采用FCA、CPT和CIP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