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门市城区除四害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9 00:54:12   浏览:86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门市城区除四害实施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门市城区除四害实施办法》的通知
 

荆政发〔2005〕2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市政府各部门:
  《荆门市城区除四害实施办法》已经2005年9月29日市六届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月九日

荆门市城区除四害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有效地杀灭老鼠、蚊子、苍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防止疾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湖北省爱国卫生条例》及《国家灭鼠、蚊、蝇、蟑螂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区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和个人,均应依法实施除四害工作。
  第三条 除四害工作实行政府组织、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原则。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统筹协调除四害工作,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除四害工作。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除四害的调查研究、技术指导和对四害密度实施监测,监测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
  第四条 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或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定期开展杀灭四害等有害生物,清除其孳生场所的活动,使其密度控制在标准之内。杀灭四害等有害生物所需药械费用由受益者和受益者单位负担,受益者不明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负担。
  第五条 农贸市场、饭店、宾馆、商场、超市、饮食店、副食店、食堂、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医院、机场、港口、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等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其它称为一般单位)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备置杀灭四害药械,健全防鼠、防蝇设施,经常杀灭四害等有害生物,使其密度控制在标准之内。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取得四害密度监测合格报告后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卫生许可证》。
  第六条 城区公共卫生设施、垃圾处理场(站)和未确定单位管理的污水、污物等四害孳生场所,由相关部门或单位负责无害化处理和四害杀灭工作,并接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达到四害密度标准。
  第七条 城区申报卫生单位、文明单位应取得四害密度监测合格报告,方可参加评审。否则,实行一票否决。
  第八条 除四害责任单位灭鼠效果标准为:用夹夜法测定不超过1%,用粉迹法测定不超过3%,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第九条 除四害责任单位灭蚊效果标准为: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阳性不超过3%。
  第十条 除四害责任单位灭蝇效果标准为:居民住宅、职工和学生宿舍、普通工作间有蝇房间不超过3%,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平均每阳性房间的蝇数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食品、饮食行业操作间、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和单位食堂操作间、库房和医院病房不得有蝇;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查率不超过3%。
   第十一条 除四害责任单位灭蟑螂效果标准为: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未孵化蟑螂卵荚的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第十二条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应自规定统一投药杀灭四害之日起7日内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对除四害责任单位的除四害效果进行监测、考核。
  第十三条 加强对杀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严格管理。实行杀鼠剂经营资格核准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经营杀鼠剂。生产、销售、使用杀灭有害生物的药品、器械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爱卫会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爱国卫生督查员,对辖区的除四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爱国卫生监督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出示相关证件,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有关资料,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绝或阻挠。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举报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市爱卫会对单位或个人的举报应当及时处理,并对举报有功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处理;未处理的,县级以上爱卫会办公室或督查员有权督促该部门依法处理;拒不处理的,由县级以上爱卫会办公室建议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七条 未依照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规定履行相应职责的,由同级爱卫会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建议同级人民政府追究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拒绝开展杀灭有害生物活动的,由县级以上爱卫会办公室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对相关责任人提出行政处分的建议,并指定专业机构代为开展杀灭工作,其发生的费用由相关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十九条 对不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爱卫会办公室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治理;对通过限期治理后,四害密度仍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由市爱卫会办公室取消其卫生单位、由市文明委办公室取消其文明单位评选资格。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未经核准擅自从事杀鼠剂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非法物品,并处以销售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爱卫会成员部门、爱卫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爱国卫生督查员在除四害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通信设施及管线配套建设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通信设施及管线配套建设暂行办法》的通知


晋市政办(1994)2号
1994年1月30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现将《晋城市通信设施及线配套建设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晋城市通信设施及管线配套建设
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通信设施建设的统一管理,满足单位和个人安装电话及其它通信设施需要,根据建设部、邮电部邮部联(1992)48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市规划区(包括各县、市规划区)审批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设、民用建筑、人防设施等其它建筑项目,必须结合土建工程预埋通信管线。
第三条:建设项目用地(含成片开发的小区)范围内的邮电局所设置、服务网点用地;建设项目到邮电局主管线处的通信线;建设项目范围内的通信管道,建筑物内的通信管线和线路设备均应纳入工程设计之内,所需材料和资金应和其它配套工程一样,在基建项目总投资内统一安排解决。
第四条:预埋通信管线应通达建筑物下列范围:
1、工业建筑的每层和每个作业间内。
2、商店、科研、教学等建筑的每层或部分房间内。
3、办公楼、宾馆、州等建筑物的每个房间内。
4、多层住宅楼的每套住宅内。
5、大型公共建筑及其它建筑物。
6、人防设施应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预设通信管线。
第五条: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邮电主管部门是预埋通信管线设施的主管部门。市规划局负责工程建设预埋管线规划;市计委负责初设审查和竣工验收;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市邮电局负责预埋通信管线的技术工作,并会同上述单位竣工验收。
第六条:新建工业和民用建设项目应当编制预埋通信管线规划。通信管线规划由市规划局组织邮电等有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共同提出,建筑单位应将其列入建设项目内并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委托工程设计时,凡内部有电话交换系统设计的,必须委托通信专业设计单位设计;不设内部电话交换系统的,可委托具有通信专业设计资格的设计,并经市邮电局会签。
第八条:预埋通信管线的设计规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总概算。
第九条:预埋通信管线的施工单位必须具有施工许可证,也可由市邮电局承担施工任务。
第十条:市规划局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同时审查建筑单位是否已将预埋通信管线设计纳入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内,对未纳入的,不予发放《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竣工后,由计委组织市建筑质量监督机构、市规划局、市邮电局参加预埋通信管线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并向市邮电局提供预埋通信管线的竣工图和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竣工验收后的预埋通信管线工程由市邮电局统一管理、使用和维修,其它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凡造成预埋通信管线损坏,由责任者负责赔偿,市邮电局负责修复。
第十三条:城市新建、改建道路、城市通信需横跨道路也应预埋通信管线,所需费用应纳入城市通信工程建设费用之内。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未预埋通信管线的建设项目市城建部门不予验收,市规划局不予退还工程保证金,未按设计规范预埋通信管线,经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改正。市邮电局不予保证其通信设施的安装。
第十五条:对按本办法规定预埋通信管线的用户申请安装电话,市邮电局应提供时速、方便的电信服务。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关于印发《浙江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浙江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财农字〔2005〕45号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宁波不发):

为加强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的使用管理,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浙江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浙江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



二○○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附件:



浙江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的使用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4〕174号),和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转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综字〔2004〕99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以下简称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是指市、县(市、区)从土地出让金中按规定比例划出的专账管理的资金。


第三条 我省各市、县(市、区)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为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各市、县(市、区)从土地出让金划出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按20%的比例上缴省级。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标准是指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出让土地取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的平均值。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根据全国城镇土地等别、城镇土地级别、基准地价水平、建设用地供求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制定、联合发布,并根据土地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五条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财政部门应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实行专账核算,按规定的标准和用途足额划缴及使用,不得截留、坐支和挪用,并实行社会公示制度。


第六条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调整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取消“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第85类“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下的850101项“土地出让金”;增设850103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反映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入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增设850104项“其他土地出让金”,反映扣除划入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专账后的土地出让金。在“基金预算支出科目”第85类“土地有偿使用支出”下增设一款8503款“农业土地开发支出”,反映用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安排的农业土地开发支出。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的农业土地开发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和复垦、宜农未利用地的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


土地整理和复垦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有组织地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及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及污染破坏的土地和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


宜农未利用地的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对滩涂、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的宜农土地进行开发利用。


基本农田建设是指:采取相应措施对基本农田进行改造、改良和保护,促进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持续利用。具体包括:经国务院、省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的建设;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建设;对中低产田的改造;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国务院、省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的建设等。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是指: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独立进行的农田道路、电力通讯、水源、给排水等生产设施的建设。


第八条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项目建设支出,不得用于与项目建设无关的任何支出,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也不得用于其他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第九条 财政部门负责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预算审批、下达、资金的拨付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土资源和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年度预算,负责项目预算的编报、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及竣工验收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十条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使用,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项目管理”的原则。年初,财政、国土资源部门根据上一年度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收缴情况,结合农业土地开发工作的实际需要,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年度使用计划,经同级保护耕地和造地改田领导小组讨论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财政、国土资源和相关主管部门按照批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浙江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实施办法》的具体规定,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确定资金分配方案。


第十一条 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扶持的项目立项程序为:项目申请单位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指南的规定向所在市、县(市)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报标准文本、项目申报书及必要的附件,并按规定提供本单位的组织形式、财务状况、自筹资金以及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绩效分析等有关情况。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专门的项目评审机构按照项目指南的规定对项目申请单位提交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报标准文本进行评审,依据专家或项目评审机构出具的项目评审报告,对拟本级立项或上报上级立项的项目,实行社会公示制度。


第十二条 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主要用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沃土工程”和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等重点农业土地开发项目的扶持。


申报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扶持项目,应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指南的规定,由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联合以正式文件上报(另有规定的除外)。省级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项目评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审后,提出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项目批复或项目实施计划。资金由省财政厅根据财政管理体制拨付,拨付资金的文件抄送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地有关主管部门。


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可以实行“以奖代补”分配方式,“以奖代补”资金申请单位,必须符合有关“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资格或条件,省财政和省级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以奖代补”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以奖代补”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挪用、移用或滥发奖金、补贴。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建立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对农业土地开发支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农业土地开发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系统收集项目立项决策、项目实施协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进度和实施结果、竣工财务决算和验收报告、投资效益及存在问题等监测数据和评价资料,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与外部评价、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约束、监管机制。


第十四条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缴的监督,保证土地出让金专户资金优先足额划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专账。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公共财政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严格遵循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的原则,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五条 省财政厅将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等有关部门,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计提划缴、预算管理、支出范围和资金使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各级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将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计提划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报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


对于违反规定的,除通报外,对提取比例及划缴数额不足的,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督促其限时足额划入,督促未果的,采取财政扣款等相应措施追缴入库,依法强行划入专账;对于违反专账管理的,督促其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纠正;对于违反支出范围的,除督促其在7个工作日内纠正外,应将超出本办法规定支出范围的资金收回;对挪用资金和滥发奖金、补贴的,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将会同相关部门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十六条 各地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实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