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5:29:37   浏览:825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今年2月27日(星期日)下午,河南省洛阳市三名小学生因未能交足在游戏厅玩电子游戏机的钱,竟被游戏厅老板残忍地杀害。3月11日(星期六),江西省上栗县一个体非法烟花爆竹厂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其中有14名少年儿童,另有12人受伤。对此,中央
领导同志十分关心,并做出了重要批示,这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极大的关切。为坚决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合理安排好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安全保护工作,现特提出要求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好“减负”工作。与此同时,各项措施一定要积极稳妥。今年年初,我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下发后,各地作出了积极反应,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情
况制定了有关“减负”的规定。“减负”工作已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从实际效果看,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有所改善,“减负”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各地在认真抓好“减负”工作时,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减负”与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负”与
考试的关系;“减负”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在加快课程、教材,中考、会考、高考等相关配套改革的同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方面要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加强领导和业务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将认真抓好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的合理
安排和管理作为“减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突出位置列入工作日程,抓紧抓实,切实把“减负”引导到促进中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上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在新形势下,要适应新要求,把“减负”后空余出来的时间用于开展适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兴趣的丰
富多彩的活动。要通过“减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要注意研究解决“减负”后进一步暴露出来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二、加强对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开展科普知识传授、发明创造、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活动,组织课外阅读、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工艺制作以及集邮、摄影等活动,要积极组织开展田径、球类、游泳、体操、武术等多种多样的
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中小学不得提前放学,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创造条件。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挤占、减少体育课、体育活动的时间。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假日、公休日将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向学生开放。
三、加强对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的合理安排与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告别“四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舞厅、OK厅)的活动。同时,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和团体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宫、馆、家、站”和其它校外活动基地、营地等各种校外教育机构
,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并将学生参加情况纳入对本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立即对教育系统管理的校外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活动场所、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存在挤占、挪用出租学校体育、文娱、科技等场馆设施的,要限期腾退。到期未腾退的,要追究这些机构和学校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要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
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针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研究,按照有关规定,制订或调整好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器材配备的规划。在制订规划和安排资金使用时,对急需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要优先考虑、重点保障。
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近期有关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对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不可有丝毫疏忽和懈怠。各地在对学生活动场所、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中,安全检查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对学校教学楼
、礼堂、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及各种活动设施、器材,要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定,认真检查并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保证学生在一个平安的环境中学习、活动、生活。目前,天气转暖,正值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学
生和幼儿外出春游的季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活动或春游、劳动、社会实践和其他集体活动时,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一定要严密组织、精心安排,做到防患于未然。要结合今年“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做好对学生的卫生防病和集体饮食安全教育
,防止各种食物中毒和服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同时,要做好雨季、汛期校舍安全保护工作,出现危房要及时维修加固,严重的要搬迁拆除,坚决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校园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六、请各地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出实施方案或贯彻措施,并将落实情况及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2000年3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的公告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210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外墙用腻子》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编号为JG/T15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四年二月十二日



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206号

  《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已经2006年1月25日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整个劳动就业规划,并采取措施,保障本规定的实施。

  第四条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综合协调,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残疾人联合会所属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人事、财政、税务、民政、统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被安排就业的残疾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法定就业年龄;

(二)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三)无业。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及所属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鼓励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残疾人应当努力学习劳动技能。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一款所称在职职工总数,是指年末在用人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各类人员之和。在职职工总数,分别按照统计、财政、地税等部门提供的人数核定。

第一款所称残疾人就业,是指用人单位招用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并与其签订了工作期限在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安排盲人或者一级肢体残疾人就业的,每安排1人作为2人计算。

  第八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可以委托当地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推荐,也可以自主向社会招聘。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就业残疾人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合理核定劳动定额,并在定级、晋升、培训、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生活福利、评奖等方面,与其他职工同等对待。就业的残疾人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完成本职工作。

  第十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按照其差额人数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差额不足1人的,按照差额比例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元)=(用人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5%-用人单位已安排就业的残疾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第十一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年征收,当年征收上年度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于每年4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持《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手册》、残疾人证原件、残疾人从业人员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等资料,到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办理年审手续。

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收到资料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用人单位上年度是否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决定,并告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不参加年审的,按照未安排残疾人就业计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确因特殊困难需要缓缴或者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应当递交书面申请和上年度财务报表等资料,经残疾人联合会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与地方财政有经常性经费领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同级财政部门代扣,其他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部门代征,并缴入同级国库。

残疾人联合会于每年的6月30日前将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名册及金额,提供给同级财政、地税部门。

  第十五条 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单位公用经费或者自有资金中列支;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管理费中列支。

  第十六条 地税部门代征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上解。

  第十七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项用于下列开支:

(一)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

(二)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

(三)扶持残疾人就业;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经费开支;

(五)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用于残疾人就业其他工作;

(六)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用途。

  第十八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挪作他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地税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征收、使用情况。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条件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不得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代替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对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逾期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由征收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的,依法追缴。

  第二十二条 违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规定的,依照财政、审计法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1998年2月12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省政府令第106号)同时废止。